一、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
1、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3、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明确: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5、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6、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7、“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2分)
8、赏析下面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④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句写狂风声音凄厉,后句写波浪来势凶猛)
11、(5)第3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又可看出迁客骚人怎样的感情?
12、(4分)神态上写出楚王的尴尬(1分),语言上写出了楚王的自嘲(1分),反衬出晏子的机智善辩(2分)
13、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14、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15、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1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17、明确:“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后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埋下伏笔。“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缜密。
18、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同自景物引发迁客骚人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指古仁人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受自风物好坏影响,即"已物喜,已己悲"
20、试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和或异二者之为的异
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
2、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3、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颓: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芳:古义:香花今义:芳香射:古义:投壶今义:射箭定语后置: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介词结构后置: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文章结构: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季的景色及出游之乐。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并点出作者名姓。
4、③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署,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5、不知何故,读着唐代杜甫《登岳阳楼》的这首诗,却情不由衷地想起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中的几句:
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1分)“专心致志”(1分)
7、A.去国怀乡B.沙鸥翔集C.春和景明D.吾谁与归
8、D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9、对两处加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10、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11、如今我拖着羸弱多病的身体,登上这岳阳楼,就好像漂浮在湖面上的一叶孤舟任由东西。一位孤独且苍颜白发的老者,站在风雨飘摇岁月中的老者,让人感到他的悲苦和凄凉。
12、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13、中考最后一周,这样查漏补缺(语数英),才能突破你的分数极限!
14、潜形(qián)皓月(hào)
15、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16、突然而至的大火灾(1分)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逼真精彩,突出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3分)
17、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18、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19、C.景: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D.忧:忧谗畏饥生于忧患
2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乎”是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表现在哪里
1、第一个“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及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第二个“异”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外物好坏的影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3、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8、明确: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子京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传诵千古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地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9、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10、明确: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2、A.或异二者之为B.或王命急宣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D.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3、节选内容主要写作者希望后主刘禅,完成的大业。(4分)
14、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15、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17、③一碧万顷:④静影沉壁:
18、(甲)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2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四、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什么意思
1、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关键词:间;力拉:崩倒)(3分)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明确:本文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4、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5、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6、“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在文中指“”与“”,这两种人的特点,用第③段的词语概括就是“”与“”(4分)
7、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8、(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9、B段中写景照应了上文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句话。
10、A“凶强侠气”说周处行侠仗义。B“义兴水中有蛟”说义兴水中游蛟龙。
11、我们在文章的开篇,提到了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几句,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登斯楼(岳阳楼)也”的高亢、洒脱的情怀。当我们读完杜甫的《登岳阳楼》这首诗之后,更多的是凄婉、孤独和哀愁的悲情格调。两相比较,还是回归到洒脱飘逸的情绪中来吧!
12、(D中“与”不是古今异义,其它都是古今异义。)
13、第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1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6、⑥(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7、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18、本文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范仲淹这不是在有意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内涵,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19、⑧浮(波)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
20、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的是什么内容
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2、B第二处加线句体现了对好友的含蓄规劝。
3、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名师密卷)2018中考阅读语文试卷(附有答题卷)
5、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6、清(1分)林嗣环(1分)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8、第二句就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滕子京来岳阳主政才一年多,就取得了这么大政绩,这明显是表扬滕子京。范仲淹如此表扬被贬的滕子京,其实也是对朝廷贬滕子京表达不满。
9、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0、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以物喜以己悲(4分)
1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今天我来到这里,没有见到亲朋好友,也没有收到一字的来信。现如今我身体羸弱多病,就好像是湖面上任意东西的一叶扁舟。
12、A宋国无罪,却要造云梯去攻打它。
13、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天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俱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4、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4)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景物描写是实写还是虚写,从哪里可以看出。
1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A岳阳楼的“大观”表现在“衔”“吞”之气势。
19、(他的作品)无不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态势。
20、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六、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
1、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D作者无法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C.春和景明良辰美景D.宠辱偕忘白头偕老
5、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狄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7、C、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舱、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8、下列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0、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11、⑤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12、(3)第2段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13、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14、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15、诗人在颔联及水,可是言水却不是水,虽说是回应首联,“昔闻洞庭水”,但是诗人却是触目感怀,由眼前之景,升华出历史久远的画卷。
16、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8、为后文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以此来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以引出主旨。
19、D、蒋氏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赋敛之毒更胜于蛇毒的残酷现实。
20、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死于捕蛇。
1、诗人起笔触水,而接句却在言楼。这似乎是有意摇荡一笔。昔日闻听的是水,而今我却言余登楼。这是何故?联系颔联则不言自明,其实是表面存异,而暗中通幽。
2、B我见不到王,很难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
3、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
4、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6、(2)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
7、BADBCBAA
8、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日:“请献十金。”
9、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0、D登楼者的表现,即下文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