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 正文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8篇精选)

2024-02-01 16:49:17 59 0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1篇

如何实现初中劳动技术的生活化教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口号的提出,现在的教育制度不仅仅是停留在抓好智育的层面上,现在的教育制度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也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以及制定出相关的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方面的融合,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劳动教育是学生能力的主要体现,同时劳动教育也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其余各方面的发展。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下面就“如何实现初中劳动技术的生活化教学”这个课题略论几点。
【关键字】初中;劳动技术;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初中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各种劳动教学中慢慢学会各种生存技巧,在劳动中创新思维,进一步实现劳动技术课程在初中课程中更加接近生活化的目标。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教育学家,他不仅仅告诉我们要将生活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还要在生活中寻找出更多关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式,让整个教育和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实现初中劳动技术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的知识浩瀚无比,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做到使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回到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好处。
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其中就包含着学会劳动。我们都知道,劳动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整体劳动素养,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每位初中生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在新课标改革的号召下,劳动技术课程的任教老师必须要改变以前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要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劳动技术课堂上使各种实践生活化,从而改变学生旧有落后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学到更深的知识以及技能。
一、教学理念、教学想法的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书.在生活中,活的人类、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许多课程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忽略对学生潜力的考虑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反,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涉以及控制,则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我们要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创新教学理念,要适当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近距离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解决在劳动技术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成为生活上的强者。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善于去捕捉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现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这门课程更加有内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使用和创设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比如在讲解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先用谜语引入中心课题,这时可使用到的谜语可以是:“一只小猫顺板快奔跑,吃大木头拉大皮条不费劲。”让学生猜谜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利用这样言简意赅的谜语作为一节课的导言,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更多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除设定谜语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形声文结合的图像以及文字,提高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气氛。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活化,以及贴近实际生活。因此,在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生活化,与生活结为一体。当把饭放在学生面前,叫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的过程的时候,当时,所有的学生都会无比兴奋。如此生活化的初中劳动技术教学模式,相信会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也曾经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自己去探索美妙无比的生活世界,进一步可以做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寻找到生活的真滴。任何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也是要回归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要善于摒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例如,在初中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去掉讲台的角色,把教室的桌子围成圆形,让师生之间围成一个大圈,进而营造出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各种关于劳动的事物和小故事,并及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小故事。这样的初中劳动技术教学课堂就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劳动技术课堂体验、认识生活进而创造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各种生活技巧,以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在初中劳动技术课堂上,让学生把教材中的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投入到更多的激情和热情到劳动技术这门学科上,这样的课堂相信必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技术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进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2篇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脱离升学指挥棒的束缚,导致劳技课被其他课占用挤压,劳技课及其他课外兴趣活动还没有放在与其他文化课同等位置,这实在是教育的一大失误,也是导致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同时对劳技课本身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人认为劳技课就是动手玩玩,是劳动课,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毫不相干。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那些个体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最终是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才能显示出来,不论是文章构思还是产品设计,这之间有一系列手脑双向活动的过程。手的活动是在大脑思维支配下进行的,所以手的操作过程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俗话说得好:心灵手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因此,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品质,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好途径。在劳技课及其相关活动的教学中应该从培养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高度去组织和实施,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结合初中劳技课的教学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广度、深度和难度,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集中体现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应注意活动过程的层次性、现象的针对性,由表及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并总结出现规律。
例二:初三学生的电子焊接技术教学。
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层次:(1)模仿过程,如焊接的整个动作次序,手握烙铁的姿势,上锡焊接的正确动作。(2)熟练过程,体会模仿的动作要领,达到熟练操作。(3)找焊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解决,如烙铁头不能上锡和焊点脱焊是由于温度和加热时间不够或表面不清洁,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带锡表面清洁,根据焊点大小神龟烙铁功率大小,确定加热时间,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并用助焊剂。又如在焊点上锡后到焊点成型过程中由于线路板和元件的抖动导致脱焊、虚焊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明活动的升降夹板,夹住线路板而解决此问题。(4)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前面的三个层次,总结出操作上的口决“一洁,二稳,三停,四准”。一洁指烙铁头表面和焊点表面要清洁;二稳指手拿烙铁焊接过程中要稳,无多余动作;三停指焊点上锡后到焊点成形线路板和元件不要抖动;四准指焊点加热时间较为准确,不能过长过短。这样从简单的动手模仿到总结出操作上的规律,既是个动手过程,又是思维反馈于手操作的过程。
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它的特点包括思维起点灵活、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思维、思维的概括迁移能力强和思维结果多样灵活合理。它与发散思维强调的多解和求异是一致的。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方法是多样的,其中对一具体问题的多种方法的解决可以较好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2:利用所学知识,找照明电路的故障。
方法一,直观法,看照明器具的损坏,线路的脱断或某处国短路而烧坏。 方法二,短路法,由于线路某处短路,导致熔断丝烧断或触电保护器跳闸,再次接上熔断丝,若继续熔断,则表示电路某处还短路。可逐部分找电路故障。方法三,相线断路,短路保护装置均无异样,某部分电路灯不亮,则可判断为此部分电路某处断路,可用测电笔从灯头处开始查起。方法四,零线断路,此故障既无断路也无断路诊状,相零线用测电笔测均带电,用电表测相线零线间无电压。方法五,多故障同时存在综合判断,则从方法一开始逐项查起。在培养思维灵活性时,既要重视“一解”,又要重视“多解”,且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到合理而灵活。 三、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即善于严格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检查思维过程的品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思维判断性的表现。它通常表现为反复验证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修正错误,结论实事求是,它来自对思维活动自我监控、调整和校正。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正说明,人在思维活动.、自我意识的监控所表现出来的批判性,体现出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水平。在劳技课的教学及相关课外创造制作兴趣活动中,学生对创新制作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的理解存在疑惑,认识有偏差,教师要有意识引导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培养思维批判性。
例3:制作升降课桌凳。
现阶段的初级中学,课桌凳是同一种规格的,而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平均身高差、同一年级学生的身高差都是较大的。例如某学生从初一身高1.45米到初三1.65米坐同一规格的凳子,同一班级身高相差0.20米的二位学生也坐同一规格的凳子,结果导致学生的坐姿不正确而近视甚至脊柱变形。鉴于此实际问题,课后创造制作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将固定规格改为升降式,以满足身高变化和不同身高学生的需要。根据设计总目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调整完善设计方案并制作。
设计目标
方便:升降方便重量较小而移动方便,使用寿命基本不变强度不变或较高,成本小以利于推广,外观较好 ,根据大家讨论,升降部位设在脚部,升降采用有级档位式和无级螺旋式,材质用木材或钢材。一开始采用木材作脚、档位式,强度不够,外观不好,要求二、四达不到;后采用角钢作脚、档位式,重量大外观差,要求一、四达不到;再采用实心国钢作脚、螺旋式,重量大而成本高,要求一、三达不到;最后采用空心国钢管作脚、档位式,方便、强度、成本、外观四个要求均达到较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思各自的思维过程,根据设计要求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自我批判和完善,较好地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
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正确而迅速的特点。有了它就能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积极思维,周密的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在劳技课及相关活动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快速而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较好方式。 例4:强筋动力直线车模型制作。
车辆的速度和直线行驶性是衡量车辆性能好坏的二个标准。车辆直线行驶性差是普遍情况,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在一平面,四轮不在同一平面上或路面不水平;二是不对称,左右轮大小和离车轴不对称,车重左右不对称或车重小导致轮打滑;三是不直线,车轴方向不在初速度方向。一、二是车辆本身结构问题,三是操作上的问题。在制作过程,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根据转弯的现象判断是何种原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问题所在,选择改进方案。
五、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和独创性就是思维的创造性。这是指具有某种的新颖思维,它的特点是独特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其中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根本的因素。在劳技课及相关活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5:煤气瓶煤气储量显示器的设计。
煤气的使用在大城市中已经基本管道化,在多数城镇、广大农村煤气还是用钢瓶装气,而现在煤气瓶上还未加装储气量显示器,往往煤气快使用完还不知瓶内有多少气,错过加气时间,很费事。据此存在实际问题,课外创造制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在煤气瓶加装气压表,以显示瓶内储气多少。这里用的是“移植法”,把电表、水表的方法移植过来。另一方案是瓶底加装重量显示器----台秤。(为防止台秤长时间负重损坏,另加装一钢瓶升降装置)。这里用的是“等效法”,把储气的多少转化为钢瓶重量的变化。这些方案都反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以上所述的是初中劳技课的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值得一提得是,思维品质的几个方面不是可以割裂的,它们往往互相渗透,交叉出现,但并不排除在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中以培养某种思维品质为主,同时,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和完善,需要落实到长期的所在的教学过程中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去。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3篇

宝宝咿呀网的课堂教案栏目可能有你想要的东东: http://www.babyiya.com/school/doc/teachingplan/Index.html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4篇

(根式24-根式2分之1)-(根式8分之1+根式6)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5篇

第一单元 纸工初步
教学目的:
1、 了解纸的知识。
2、 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3、 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4、 制作折扇。
教学重点:
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
第二课时
教学主题: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重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1、 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
第二单元 拼接游戏
教学目的:
1、 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学会制作十五巧板,并利用十五巧板进行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2、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3、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
教学重点:
指导学教学时间:
3教时
十五巧板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
l 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
l 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
2、 能力目标
l 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
l 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
l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在计算机上使用七巧板游戏。
2、 制作十五巧板。
3、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三、教学重点
1、 制作十五巧板。
2、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四、教学难点
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的: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03号制作材料。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6篇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如何帮助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了?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老师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十几年的幼教工作中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我主要是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三个方面人手,采取区别教育分类观察。具体是:
一、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们感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所以幼儿品德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根据幼教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制定了“3-6岁幼儿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对照表”,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考察分析孩子的具体行为活动是否具有良好品德行为特征,是否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特征,进而推测出孩子德商的优劣及其未来成才发展趋向。
在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中我们采用观察法、实践法、游戏法、示范法进行培养,不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二、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不太适应,生活习惯还没有形成。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得知:幼儿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因此,幼儿园开设生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十分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经过我们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的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结合生活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观察孩子,在此基础上减少对孩子的限制、勉强,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学习习惯
(一)、巩固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使所学的内容游戏化,以便幼儿牢固的掌握,并经常复习巩固,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使幼儿能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丰富他们的知识领域。同时捕捉有效的教育时机,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请幼儿自带图书,互相传看,使幼儿学会交往,并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引导幼儿多看优秀的文学作品,做有心人,把看到的动画片请爸爸妈妈帮助、制作连环画投放图书区。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共同帮助幼儿把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争取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能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7篇

1、制定劳动教育计划。劳动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兴趣。
3、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4、注重对幼儿的随意和随机教育。
5、 发动家长力量进行对幼儿配合教育。

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第8篇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易发表网

四年级劳动技术《切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切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灵活运用切菜方法切各种蔬菜。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制作过程中相互评价、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操作,享受切菜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创造魅力;
2、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切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萝卜、土豆等蔬菜少许,盛放蔬菜的器皿一个,菜墩(砧板)1个,菜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你们在家里是谁在煮饭、切菜呢?同学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学过切菜呢?自己有没有尝试过切菜呀!你们是怎样切菜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的内容就是切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谁切菜切得最好!
揭示课题:切菜(同时板书)
二、动手实践,学习切菜方法
1、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调查切菜的方法,现在请你们交流一下。
2、学习切菜的步骤方法:
3、(1)、用具清洗与准备
让学生说一说用具清洗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用具的清洗和准备的方法,最后向大家介绍最好的清洗方法。
(2)、切菜
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切菜的手势,学完以后各小组请同学去展示。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